如何应对信息与时间的碎片化
Jiacheng / 2017-07-11
信息爆炸
题目有点过于高大上了。。。(请忽略这一点)
其实只是身处信息碎片化进而导致时间碎片化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自己也有一些切身实际的感受,结合在生活中作为一个旁观者对周边人和事的观察,思考了一下信息时代之中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海量信息,其中包括很多碎片化信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中国有以下几大平台,比如微博,朋友圈,空间动态,各种公众号文章『当然也包括我这篇(尴尬)』,各种博客文章,各种新闻客户端的文章与视频(今日头条,快手等),各种二手知识消费平台(得到,知乎 Live 等)各种群聊等等,在国外有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e,Google+等。这些平台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流,而我们作为这些信息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刷一刷自己所关注的信息源。有些平台可能每天会被刷很多次,比如朋友圈、微博等。以上就是信息的产生与消费的大致过程。
一些影响
仔细地回想一下,自己手上没什么事要做的时候,是不是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打开朋友圈刷一刷,是不是打开群聊看看别人的聊天,自己也偶尔插上几句。那么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就导致了时间上碎片化,而时间的的碎片化就导致了工作或是做其他事情的效率低下,导致做事思维的断续,也导致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去阅读书籍、思考等等。长此以往,表面上来看自己是阅读了不少的信息,但是这些快速浏览的信息,很难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也不会在我们大脑里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
微博里每天都会有『大事情』发生,然而这些大事情的热度通常都不会超过一周,到了下一周人们会继续追逐另一个热点,上一周的热点就好像发生在上个世纪离我们如此遥远,很少有人会回过头来在关注前面发生的事情的后续进展。就这样,一周又一周的轮回。根据我的观察,在长时间地浏览信息快餐之后,有一些人甚至已经慢慢地失去了阅读长篇文章或是整本书籍的能力,当他们打开一篇文章,看到是长篇大论或是艰涩难懂,会以很快的速度划到文章底部,然后又划到文章顶部,最后弹出了一条微信消息,终于可以点击关闭按钮了。我曾经无数次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人重复我刚才说的动作。如果无法完成长篇文章的阅读,那么也就很难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还有就是会导致手边有很多事情要做,一会儿想起这个要做,一会儿又想起另一个要去做。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这件事做了一点,另一件事也做了一点,但是都没有完成,并且还有另外一些事情最终忘记去做。就比如在微信里看公众号的文章,这时候突然收到一条微信信息,就打开聊天界面回复消息了,等回复完消息,可能又被另一件事打扰,最终一篇公众号文章只读了开头,就再也没有切换回来过。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经过自己的稍加注意,现在只是偶尔发生了。
另外,有些人的工作可能会高度地依赖微信,使用微信沟通,使用微信群发布工作方面的通知,这势必会带来不间断的消息。一会儿这个人发微信找你,一会儿你要发微信通知另一个人,或者群里又发来了一些工作安排通知。这就会导致这个人每天会深陷在微信消息里,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甚至业余的生活时间也被这些信息占据,模糊了生活与工作没有清晰的边界,长期以往,自己的职业水平提升缓慢,生活时间与空间被大幅压缩,导致身心俱疲。
应对之策
当我意识到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信息,快餐式信息之后,就想有没有一种更好地方式,即能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信息,又能把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总结一下。
1. 信息的聚合
我现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获取信息,一个是关注的几个自己喜欢的同时又能输出一些高质量文章的公众号。另外就是通过 RSS(简易信息聚合)阅读器,订阅高质量的媒体与独立博客(包括技术博客),这两个渠道其实也算是一种渠道,就是自己订阅,等待订阅源更新自动推送到我的手机端,然后在手机端统一阅读。这个过程相对于,自己去刷新闻,刷朋友圈,或是微博、博客、知乎等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过滤的大量的低质量的重复的内容(因为订阅源是自己筛选的,而低质量的订阅源会被慢慢剔除)。公众号不支持 RSS 订阅(除非寻找第三方工具,但是由于微信的封杀会很不稳定),否则的话使用一个 RSS 阅读器就足以。基于此,我每天只需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或是其他闲余时间,便可快速的获取信息,而且文章质量很高,并且大都能引起自己的思考。
这里说一下微博,我现在不使用微博,微博上仅有的几条动态也不知道是几年前发布的了。不使用微博是因为,我认为上面的信息重复率太高,并且也更偏向娱乐性,而我一向不太喜欢娱乐。每次打开微博的时候便会收到一大堆通知更是让我下定决心卸载了。微博现在的定位是一个极速的及时的第一手的短新闻发布平台,很多重大事情都是第一时间在上面发布,而且微博甚至控制着某些舆论的动向。但是我并不担心自己会错过重大事件的消息,因为凡是重大事件总是会通过各种渠道达到我这里,公众号,博客,订阅的媒体等,只要他们跟进了重大事件,我就能获取到信息,而微博正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阵地。所以尽管我不用微博,但是不仅不会错过微博的信息,而且会读到更加深度的,更多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评论文章。这有助于更清晰地看清整件事情的事实。如果比较喜欢娱乐信息的话,可以适量地使用微博,不过现在很多 RSS 阅读器也支持微博的订阅了。
当然,我的手机上也没各种新闻客户端了:)
2.关闭可能的打扰
手机上的通知,微信朋友圈的小红点,各种群的消息提醒,垃圾邮件的收取等等,这些会突然出现的通知往往会打断正在专注之事,而且再次回到专注的状态又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关闭不重要的通知,退订各种邮件,关掉各种应用的通知权限等等,将会减少被打扰的次数。
以前每次打开微信的时候,看到下面的『发现』上有小红点,便不由自主的去点开,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打开朋友圈,刷刷刷。一天不知道要刷多少次朋友圈,反正就是一闲下来没事就会习惯性地去刷朋友圈。这当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使时间变得更见碎片化。
自从在微信设置里关掉朋友圈新动态小红点提醒,我平常的时候根本就想不起去打开朋友圈,从以前的每天不知道刷多少次,到现在可能到周末才去刷一次。
3. 创造整块的时间
尽量腾出整块的没有打断的时间来做一些需要持续专注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把手机放到一边,延迟回复一些信息或延迟处理一些事情,专注认真做一个小时的事情停下来休息一下,回复一些信息,聊聊天放松一下都行,而后继续专注做事情。这样的方式既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或自己定的任务,又能得到不错的休息。
使用定时软件,防止自己长时间专注工作造成的脑力疲劳。在工作中,我使用一个软件,每隔一小时会弹出通知,提醒久坐的我站起来,于是我就站起来去洗手间或是去接杯水,要么就原地活动一下腿脚,玩会儿手机,在群里聊聊天或回复一些别的信息,然后进入下一个小时的专注工作时间。
对于工作比较依赖微信的人来说,比如我老婆,各种信息通知都是通过微信,这时候比较好的方式是,延迟回复那些不紧急不重要的信息,将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放到一个空闲的时间统一回复。这样就避免陷入回复不完的微信信息大坑中。对于那些紧急又重要的信息,当然还是选择及时的回复处理。
4. 阅读书籍或中长篇的优秀文章
知识的真正获取不在于围观微博的事件,也不在于听别人讲成功学鸡汤,更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给予的二手知识,现在兴起的付费知识经济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并心甘情愿付费,就好像花了这笔钱自己的知识就真的增长了一样(这里并不是要吐槽知识经济,而是想要表达追逐知识的路上不要舍本求末),况且根据一贯适用的二八定律,真正有用的知识分享可能只有20%左右。大部分的付费知识分享都难逃圈钱嫌疑。
而我一贯坚持的立场是,读好书,读经典之书,漫漫历史长河,人类创造书籍无数,但是同样的,真正的经典也只是占茫茫书海的小部分。但是虽然占整体小部分,但是数量是无比巨大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不够读,应该担心的是读不完:)。因为人生苦短,真正留给读书的时间并不多。每当读书便去读经典之作,了解一个领域便去读该领域的各种经典之作,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相当于与该领域的大师对话,交流思想。不过经典之作总是需要时间区理解去领悟,但是这已经是获取知识,自我成长的最佳捷径了。除非以后可以通过电路芯片等向人脑直接复制知识。。。
像坐地铁或公交这种零碎的时间,可以用来读订阅的文章也可以用来读一些理解轻松的书籍。而难啃的书籍则需要大块的时间来阅读了。
为什么要阅读那些有思想有思考的中长篇文章呢?因为一个人的理解力、知识面等总是有限的,面对一个概念、一个事件,一个理论,只是靠自己的脑力恐怕难以深刻、透彻地理解,再加上本身旧有知识体系带来的局限性,在学习全新知识时就更加难以准确无误地理解了。这个时候,阅读别人总结思考的文章,就相当于多了一种角度,多读几篇就多了几个角度,此时在结合自己的角度与思考,便能达到一个贯通的境界。
把时间放在持续的长阅读上,相对于走马观花式的刷微博与朋友圈,不但有助于真正的增长知识,让自己成长,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让一切事情井井有条。
几句闲话
相对于读书,写作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有点难度,因为写作不但要思考,还要兼顾总结与逻辑的完整性,而自己对一个事物的理解深刻与否也影响到具体的写作,所以经常写着写着发现有些地方好像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只好停下来想明白了再写。不过,相对于高中的800字作文来说,我竟然还感到稍微轻松那么一点点,毕竟高中的材料作文限制太多,而我只能围绕题材东拼西凑,然后满分六十分的作文拿到40多分就满意了。而现在是将我所思我所想写下来,感觉自由的空间大了,写起来也顺畅了许多。
如上所说,之所以坚持写点东西发到公众号上,一是想记录自己的一些回忆、故事,二是总结自己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当然,假如能获得别人的支持与鼓励那简直再好不过了。要是能带给别人一些触动或产生一些共鸣,虽不能面对面交谈,但能够通过文章跨域距离,在心里引为同道中人,那简直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现阶段,最大的目标就是坚持写下去,坚持写下去就是一半的胜利,而剩下的那一半胜利就是一点点提高文章的质量了。
夜已经深了,就写到这里了。